西北民族大学临床医学院
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正文
我的抗“疫”之路丨在武汉收获的那些感动
更新时间:2020-03-30 09:17:25 | 点击次数:

1月28日,甘肃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从兰州出发,天气依然寒风兮兮,我亲爱的同事们踏上了援鄂征程,虽然心里有淡淡的失落,但是我和其他同事继续写请战书,第二批、第三批……第五批相继出发,终于,我成为了医院第六批支援武汉的医疗队队员。

2月21日,我和战友们也踏上了援鄂医疗队的征程,上午,我带着医院为我准备的医疗防护物资,生活物资及叮嘱来到了集合地点,片刻的告别就是我们出征的号角,在上飞机前的一次宣誓又一次让我热血沸腾。集合的号角吹响,我带着领导、同事、家人的叮咛踏上了征途,心中的滋味五味杂陈,每个人眼中都含着不舍得泪水,他们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到达武汉后,经过两天的培训,我们正式上岗了,我们接管的是武汉中心医院危重症呼吸四病区,第一次踏进病房的我害怕过、恐惧过,但当我看到病人们期待的眼神,我的心为之一痛,我希望付出所有努力让他们好起来。

我主要承担的是消杀工作,其中包括给病人打开水,收集生活垃圾,喷洒消毒液,以及消毒护理站和医生办公室的消杀工作,在里面工作六个小时,似乎很漫长,口渴、憋尿,身体很不舒服,但心里暖暖的。有一天,我正在楼道喷洒消毒液,听见有人在嚎啕大哭,我扔下喷壶就冲进病房,一看,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大姐在哭,哭得特别伤心,我想上前去安慰她,她说,“姑娘,你别过来,离我远一点,不然传染给你就不好了。”她一边说着一遍戴口罩,我慢慢的靠近她,我轻拍着她的肩膀,安慰着她,大姐情绪稳定下来说:“没事,我就想发泄一下,我们全家现在都是这个病,心里太难受了”,说着说着我的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大姐还安慰着我,让我离她远点,对我们不好,小小的举动背后是深切的关心,尽管我们穿着防护服,患者们依然时刻记挂着我们的安全。除了患者们给我们的感动,就是我们住地的酒店工作人员,每天为我们准备好热乎乎的饭菜,为我们精心准备银耳汤,牛肉面,酒店厨师大哥说,“只要队员们想吃,我就做。”在这里,毛巾、洗漱用品,甚至秋衣秋裤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医疗队员们身在他乡,却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磨合,看着病人一个个的好转出院,我们信心越来越足了,病人陆续出院、转院,我们的救治工作已经圆满结束,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武汉中心医院和患者的肯定,经过一天的休整,我们踏上了返回兰州的归途,武汉人民以真诚的行动,为我们送行,感谢的话语此起彼伏,是这个春天发自武汉市民心中最真挚的声音。“敬礼”!当我们的车队驶过每一个路口,武汉公安干警纷纷为我们敬礼、致意,此情此景,让我们每一位队员无比感动,我们眼含热泪向他们挥手告别。在天河机场,甘肃医疗队与吉林医疗队再度重逢,彼此邀约:“来我们吉林玩”“来我们兰州吃牛肉面”……

 

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这座城市的,东方航空的机长如约接我们回家,登机口是“凯旋门”,航班号是“胜利号”,舱位是“功勋舱”,一张精心制作的援鄂抗“疫”登记纪念牌,是我们援鄂之路最美的纪念,我们深深的感受到武汉人民对我们最真挚的情谊与感谢,其实我们更要感谢湖北人民,感谢武汉人民的牺牲、坚守和奉献。

相信不久的将来,阴霾散去,武汉这座美丽的城市恢复到以往的模样,热闹如初,光彩依旧,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文/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第六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刘艳春




友情链接
 门诊咨询电话:0931-6969600(白天)0931-6969601(夜间)
工作日投诉电话:0931-6969399 非工作日投诉电话:0931-6969601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和政西街1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194号 陇ICP备15002749号
 本网站信息仅做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
事业单位标识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