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后或者一些爱干净的人士每天回家就会洗热水澡,不过,如果洗的太过,怕是就要吃点“苦头”了,因为有些皮肤病就是这样洗出来的,比如乏脂性湿疹、冬季皮肤瘙痒。
什么是乏脂性湿疹呢?
乏脂性湿疹又称干性湿疹,是冬天常见的季节性皮肤病之一,因皮肤角质层屏障功能受损,修复能力下降和保湿不足,皮肤大量丢失水分,皮肤变得脆弱、敏感,表面出现许多细小裂纹,严重者可出现“碎瓷”样改变。常发生在四肢伸侧,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小腿伸侧。
那为什么洗澡也能洗出乏脂性湿疹呢?
1.洗澡太频繁
过于频繁洗澡的次数,洗澡时间过长,用力的搓澡以及水温过高,均会破坏我们皮肤表面的保护层—皮脂膜,使得屏障受损,皮肤水分蒸发加快,加重皮肤干燥,继而发生乏脂性湿疹、冬季皮肤瘙痒。
2.热水烫洗
在热水烫洗下,皮肤末梢神经被麻醉,感觉迟钝,瘙痒只是得到暂时性的缓解。但过热的水不仅会破坏皮肤屏障功能,还会带走皮肤本身的皮脂及水分,洗完后不久皮肤温度恢复时,反而会更痒更干燥,末梢神经也会更加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刺激,出现瘙痒、过敏等症状。
3.碱性肥皂或沐浴露频繁使用
很多香皂、沐浴露,都是通过碱性的皂盐或表面活性剂,起到清洁作用的,在清洁皮肤的同时,也会破坏皮脂膜和削弱皮肤表面的屏障,加之冬季气候干燥,皮脂分泌减少,皮肤代谢减慢,丢失了抵抗外界不良刺激的生理防线,从而产生乏脂性湿疹。
4.抓挠
只要觉得痒,人们都会下意识的用手去抓挠,进而会形成“瘙痒-搔抓-瘙痒”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反复搔抓会激发皮肤的自我防御机制,即皮肤增厚变粗糙。搔抓还会促进一些炎症介质的释放,产生皮肤炎症,加剧瘙痒。所以,抓挠会导致皮肤受到损伤。
如何避免乏脂性湿疹?
1.合理的洗澡
秋冬季一般每周沐浴1~2次,炎热的夏季或喜爱运动者可以每天洗澡。水温以皮肤体温为准,夏季可略低于体温,冬天略高于体温。沐浴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洗澡间隔时间长者可适当放宽沐浴时间,但不宜超过20分钟,且不宜用搓澡巾使劲搓,搓澡不但会使皮脂减少,严重时还能破坏角质层,使皮肤的保湿功能进一步降低,加重了瘙痒的发生;况且,角质层的破坏,实际上是损伤了皮肤的屏障功能,反而更容易导致皮肤遭受细菌等致病微生物的感染。
老年人泡澡时可加一些食用淀粉,食用淀粉能够起到滋润皮肤、减轻皮肤干燥的作用。在这里可不建议洗澡水里面加盐、花椒等。
2.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贴身衣物最好选择柔软、浅色的棉质衣服,尽量避免穿毛料衣物、化纤衣物直接摩擦皮肤,以免引发或加重干燥性湿疹。
辛辣食物、酒、咖啡等,对皮肤均有刺激,皮肤干燥者应少进食。
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使皮肤有足够的时间自我修复、自我调节。
3.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保湿剂
通常,一般肤质或油性肌肤使用水性保湿乳液就可以对付干痒问题,但中老年人、干性肤质、异位性皮肤炎等人群的冬季干痒和湿疹,是需要使用同时能吸水和锁水的油性保湿乳霜或油膏、凡士林和婴儿油等,一般1-2次/天。
(保湿剂在皮肤科的应用:保湿剂是基础皮肤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湿剂主要通过形成保护膜,减少失水,补充水分,维持皮肤的水合作用和完整,增强角质层弹性,恢复表皮屏障功能,改善干燥老化皮肤的外观和触感等,在皮肤保护和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用于环境诱发皮炎、特应性皮炎、银屑病、鱼鳞病、光老化、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痤疮等。油性保湿剂可选择含有吸水剂(例如甘油、尿素等),以及防止水分丢失的储水与锁水剂成分(如角鲨烯、荷荷巴油、矿物油、橄榄油等)。)
4.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可以适当使用止痒药膏来止痒,具体用药需要听从皮肤科医生的建议。
瘙痒严重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一定不要擅自长时间使用激素软膏,以免带来许多不良反应。
患有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肝、肾功能损害,肿瘤及皮肤病(如鱼鳞病、湿疹、银屑病等)的朋友,需要及时治疗。
个人简介
路瑞娟
【科室】皮肤病与性病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务】
西北民族大学讲师
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教学秘书
皮肤科基层骨干医师培训基地教学秘书
【研究方向】
梅毒、黑色素瘤及皮肤外科
【擅长疾病】
2010年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皮肤性病专业。2015-2016年在西京医院进修学习1年。擅长银屑病、痤疮、白癜风、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药疹、带状疱疹、各种疣、皮肤肿瘤、结缔组织病、血管炎、性病等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的诊治。
【优势技术】
1. 省内率先开展了扁平疣疣体包埋术
2. 皮肤浅表肿物切除术及美容缝合
3. 各种常见皮肤性病的规范化诊治
4. 各种损容性皮肤病的治疗
【学会任职】
1. 甘肃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青年委员
2. 甘肃省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3. 甘肃省药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4. 甘肃中医药学会学会会员
5. 甘肃省老年医学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
【科研成果】
主持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并参与中央高校课题各1项;参编专著两部;发明国家级实用型专利两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SCI 1篇,CSCD1篇。